第229章 寿宴(1 / 2)
港岛明远投资的总裁助理陈嘉言一下车,就被扑面而来的槐花香撞个满怀。
抬眼望去,青瓦白墙的祠堂已修缮一新,飞檐上的瑞兽在阳光下泛着铜光,却又不显得突兀,仿佛本该就矗立在这里百年。
“陈先生快请进,”侯兴业迎上来,“先看看我们的忠孝堂。”
侯宝国兄弟几个身居高位,政务,军务繁忙,根本没时间回家主持各项事务。
侯兴业是新任村长,主动扮演接待的角色。这次老太太的寿辰,儿孙们想举办一次盛大庆典。
但家庭成员众多,加上亲朋好友及各路嘉宾,老家接待能力有限。
于是张明秀索性借兴建旅游设施之际,顺便把侯家祠堂重新修建。
堂内两侧墙壁嵌入玻璃展柜,陈列着侯家先祖的科举卷轴、抗倭捷报,还有泛黄的粮票、生产队奖状。
陈嘉言在一幅\"枫塘镇首届物资交流会的老照片前驻足,照片里穿着的确良衬衫的年轻人推着八自行车,车筐里装着蜜橘和竹编筐。
“这些老物件,都是乡亲们自发捐的。”侯兴业在旁讲解。
陈嘉言挑眉,:“董事很有魄力,在乡村做文旅别出心裁
院外突然传来喧哗,几个村民扛着锄头闯进来:“侯家大娘子!村口那片板栗林到底征不征?俺们等着签合同呢!”
陈嘉言脸色微变,却见张明秀不慌不忙从管家手中接过文件夹:“王大哥别急,这是新调整的生态旅游区规划图,板栗林会设为亲子采摘区,收益按三七分成。”
她说话时,薛惠兰拄着拐杖走近,忽然伸手摸了摸村民粗糙的掌心:“当年你爹在祠堂打地铺守夜,怕野猪拱了祠堂后的菜畦。如今咱们的地,要种出金凤凰了。”
张老斯一直住在张明秀的那栋房子,为让他安享晚年,特地找了本村一个年轻媳妇当保姆,专门照顾他与薛惠兰的生活起居。
这时也来到祠堂,张明秀连忙上前扶着他。“张伯,你慢点,注意别摔了。”
张老斯说道:“闺女,有心了,我身体还算硬朗。”
当年张老斯把自己种的药材无偿交给张明秀打理,张明秀在心里发誓,要照顾张老斯到老。
如今张老斯这个孤寡老人日子,过得比大多数有子女的老人还滋润。
已经成为侯家受尊重的一员。
今日是薛惠兰的寿宴,各位亲朋好友齐聚一堂。
大儿子侯宝国,儿媳张明秀。
二儿子侯家明,儿媳赵芙蓉。
三儿子侯希林,儿媳钟梨花。
四儿子侯成文,儿媳叶淑芹。
五儿子侯向东,儿媳苏映雪。
女儿侯文儿,女婿褚建新。
孙女肖玉兰,孙女婿郑少昊。
孙女肖玉田,孙女婿孙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