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74 章(2 / 2)
见婆母刘氏没拆自个儿的台,李慧娘跟着笑道:“就是,娘都让你拿些个瑶柱回去,嫂子你就别再推脱了,安心收下便是。”
既然李慧娘跟姑母都连番这般说了,王氏亦不好再矫情了,当下就眉开眼笑地受下了。
外头传来“嘎嘎嘎”的鸭子叫唤声,是卢氏赶着大群的鸭子,领着珠珠跟元宝,还有家里头养的半大小黄狗家来了。
先前卢氏帮着做了些事儿,见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就跟李慧娘她们说去赶了鸭子回来,顺道喂了牲畜好赶回圈儿里。
珠珠跟元宝这些个日子里头,老早就跟卢氏与朝生混熟了,且又不怕生,相处起来更没了掣肘。
见卢氏要去河边那头赶了鸭子归家,珠珠嚷嚷着要跟着去,说要挖些地龙回来喂老母鸡,好让它们能生下个头儿极大的双黄蛋。
元宝跟珠珠从来都是形影不离的,说是彼此的小跟屁虫都不为过,珠珠要去河边那头,他自然亦是跟着的。
李慧娘见珠珠这般兴致勃勃的,没忍心驳了她的要求,抹灭了孩子纯真活泼的天性,只好拜托卢氏稍微看顾着。
伴随着大群鸭子“嘎嘎嘎”的吵闹声,以及夹杂其中的犬吠,还有珠珠清脆的笑闹声。
珠珠跟元宝进了家门,就“噔噔噔”地跑来找李慧娘,两个小不点儿的手里头各拿了个,装着蚯蚓的翠绿小竹筒。
见着李慧娘,珠珠就屁颠屁颠地迈着小短腿,咧着嘴脆生生地对她道:“娘亲,我跟元宝抓了好多蚯蚓。”
边说着话,就迫不及待地将小竹筒,伸到李慧娘的跟前来,潋滟的杏眼亮晶晶的,好似在等着人夸奖那般。
李慧娘顺势往小竹筒里头瞅了瞅,见着里头确实装着大坨的蚯蚓,肢体缠绕虬结不分,沾满了黏糊糊的粘液,有点儿瘆人。
然而珠珠胆子大得很,根本就不怕这些个黏糊糊,软趴趴的软体动物。
睁着晶亮的眼珠子,使劲儿盯着那些个蚯蚓,就好似下一刻就能见着,家里头的母鸡下的个头儿极大的双黄蛋。
见着珠珠这般无畏童真的样子,李慧娘心下好笑不已,用手摸了摸珠珠乌黑的发顶。
“哎哟,咱珠珠真有能耐,竟抓了这般多的蚯蚓回来。”
前儿个家里头的老母鸡,下了个个儿头极大的双黄蛋,李慧娘说可能是吃了地龙才下的,珠珠听了一直惦记着。
“待会子喊卢婆婆,替珠珠拿去鸡圈,喂了家里头的老母鸡,瞅瞅明儿个能不能下个双黄蛋来,好不好?”
珠珠听了李慧娘的话,顿时乐得见牙不见眼的,美滋滋地点了点头,重重地嗯了声。
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转,珠珠可没忘记自个儿的兄弟,拉了拉身后的元宝,将他的小竹筒也拿到李慧娘跟前。
而后又脆生生地道:“娘亲,元宝也抓了好多的蚯蚓,比我的还多呢,我们都要吃双黄蛋。”
珠珠顿了顿,眉眼间似有几分纠结,歪头想了想,才又继续道:“朝生哥哥也有份,小叔也有,还有娘亲的。”
“还有爷奶的,卢婆婆也有,大家都要吃双黄蛋。”
听见珠珠的童言稚语,李慧娘跟刘氏,以及旁边儿的二表嫂王氏,都忍俊不禁地笑出了声来。
“咱珠珠可真招人疼,有好吃的都不忘了大伙儿,可要是这般的话,那你家的老母鸡,就有得忙咯哈哈。”
“珠珠跟元宝可得多抓些地龙来,给家里头的老母鸡好生补补,这般才能多下些双黄蛋来。”
王氏差点儿被珠珠逗得笑岔气,忙慌抹了抹眼角处,那被逗笑了挤出来的水光,禁不住对她笑道。
珠珠不明所以,迷惑般地挠了挠头,见王氏跟李慧娘她们似都在笑她,只害羞得跟着咧嘴笑了起来。
卢氏赶了鸭子进圈儿,顺道麻利地喂了鸡鸭等牲畜,稍微收拾洗净了手,就见着了这番热闹,跟着笑了开来。
卢氏跟朝生在杏花村里头,生活得如鱼得水,丝毫不见局促的地方,这当然跟卢氏为人处事脱不了关系。
杏花村里头的村人,大多都是朴实良善之辈,只懂闷头干活说会子闲话,没那些个大户人家里头的勾心斗角。
也不甚在乎卢氏跟朝生是奴仆的身份,相处起来没什么好讲究的,村子里头的妇人淳朴热情,也乐得听卢氏说外头的新鲜事儿。
是以,凭卢氏的本事儿,没几下就跟杏花村里头的大半妇人混熟了,在村子里头见着面都能稍微说上几句的。
在宋家里头生活了这些个的时日,卢氏早就把珠珠跟元宝,当成自个儿的孙子孙女般。
这下听见珠珠的话,亦是心生欢喜,越发坚定了她留在杏花村里头,好生过活的念头。
时辰渐晚,骨头汤熬煮得火候足够,奶白汤色馥郁香浓,是时候该做起焖鸡饭来了。
几个舅舅家的都来了人,跟宋父坐在堂屋里头,奉上了茶水零嘴什么的,说话的笑闹声不绝于耳。
刘氏在灶间里头,亲自下厨在做焖鸡饭,李慧娘跟在旁边儿打下手,卢氏也在里头帮着收拾东西。
焖鸡饭做法简单,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,将斩件的鸡肉热油下锅,放了姜丝爆炒去腥。
待鸡肉翻炒至变色,投入泡发好的切片香菇跟少许好酱油等来调味,放入适量的水焖煮片刻,直至鸡肉紧缩滑嫩,汁水浓稠合宜。
卢氏将煮好的大锅干香白米饭,抬到刘氏在操弄的灶台上,把里头事先稍微摊凉的米饭,倒进焖煮鸡肉的锅里。
“做这焖鸡饭没什么诀窍,倒进蒸好的米饭后,稍微翻拌均匀,撒上大把葱花就好了。”
刘氏大力地挥动起炒菜的大铲来,没几下就把里头的米饭,跟鸡肉翻拌均匀,看着色泽油亮可喜,泛着鸡油般的金黄色泽。
李慧娘递过去装着葱花的小碗儿,刘氏顺势接过来,用手抓出大把的葱花,撒在焖鸡饭的上头。
被锅里头的热气蒸腾而出的葱香,顿时飘散开来,混杂着鸡肉米饭的香味儿,极为浓郁诱人,令人垂涎欲滴。
焖鸡饭做好了,就差不多可以开席了,刘氏接下来炒了几碟子的菜蔬,灶下就没再烧火了。
李慧娘跟刘氏怕大锅的焖鸡饭不够吃,还特意发了面,到时用来烙饼或者做面条吃,都是极好的。
所有的饭菜都做好了,李慧娘跟王氏以及卢氏,将做好的几碟子清炒蔬菜跟酱菜,拿到了堂屋那头。
又把另装在了深锅里头的焖鸡饭,抬到了堂屋里头放置,好方便来回添饭的人。
碗筷都摆好后,众人都落座吃起饭来了,满满地坐了两大桌子。
卢氏跟朝生也跟着落座吃起饭来,先前跟李慧娘他们在家里头吃饭,卢氏说不合规矩不肯接受,硬是要跟朝生在别处吃。
后来实在说不过李慧娘她们,才战战兢兢地跟着同台吃起饭来,却只敢坐了半边屁股,亦不敢多下筷子夹菜,现下才好些了。
大锅瓷实喷香的焖鸡饭,配着清爽的清
炒蔬菜,以及开胃解腻的酱菜,足以慰藉下地干活,劳累了大半天的疲惫。
几个舅舅家的吃过焖鸡饭,都纷纷赞叹不已,直夸刘氏的手艺好,没几下就扒拉光了大碗的饭菜。
珠珠跟元宝两个小不点儿,也跟着吃得满嘴流油,眯着眼睛摸起小肚子来,好似只餍足的小狐狸般。
谈天说地,徜徉未来的光景,宋家里头的热闹消得极晚,而后众人才各自打着哈欠儿,头顶如水月色回去歇下了。